江苏法治创新助力十年磨一剑,共谋高质量发展

 皇冠体育    |      2025-09-19


十年磨一剑,江苏以法治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年,江苏迎来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在这十年间,江苏省通过一部部重要法规和不断探索的制度创新,为全省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为国家立法

78部创制性立法,为国家立法积累宝贵经验

过去十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共完成了78部创制性立法,其中首创性立法20部。这些立法以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了改革开放的新优势。

例如,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等,还作出了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等。这些立法在地方立法的“试验田”中发挥了作用,为国家立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本。

法规内容的创新突破,体现了立法的智慧和温度。2025年,江苏在省级层面率先制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对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在校企合作中合法取得的兼职报酬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进行了创新性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发展。

各设区市也在创制性立法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例如,镇江市出台了《镇江香醋保护条例》,旨在保护镇江香醋的工艺特色和历史文化,促进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中国醋都”的城市形象。这样的创制性立法,因地制宜地解决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有问题。

推进“小快灵”立法,快速高效、特色鲜明、有效管用

方立法权十

2025年9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小快灵”立法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小快灵”“小切口”立法涌现,表现出快速高效、特色鲜明、有效管用的特点。

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业态。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作为“小切口”立法,仅19条,不分章节,这也是全国首部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法规的护航下,全省1100多家相关企业构建了从整车到零部件、从软件算法到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使江苏在智能网联领域领跑。

江苏省各设区市的“小快灵”“小切口”立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的决定》《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电竞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决定》等,都是这些立法的成功案例。

质量发展奠

共谋共建,区域协同立法不断突破

江苏从“一省一策”到“共谋共建”,在区域协同立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修改制定和批准地方性法规条例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设立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立法”专章,推动了法治轨道上的协同立法。2025年9月1日,四省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的《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同步施行,这是长三角协同立法的又一里程碑。

各设区市也积极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南京、镇江和马鞍山市的单一物种流域性区域协同立法,徐州、宿迁两市的《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以及徐州市人大常委会联合苏豫皖“三省四市”协同开展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立法,都是区域协同立法的成功实践。

了新的突破

十年的立法之路,江苏始终以创新为笔、实践为墨,在法治轨道上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为全国地方立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